第248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248章
李賢當然見過死人。
鹹亨雪災之時, 他曾經被阿娘帶著前往雍州賑災,見過不少挨餓受凍的百姓。
他們在還沒等來朝廷救濟的時候,就已經凍死在了雪地裏。
但彼時的李賢自己身著厚厚的棉衣保暖, 手裏還有火爐驅寒,根本無法理解,為什麽會有人在這樣的天氣沒法活下去, 為什麽他們的家中甚至湊不出購置防寒衣物的錢。
那些已經凍僵在郊野的屍體很快就被肆虐的風雪掩埋在了下面,自他所在的位置也只能勉強辨認出人形來, 若是說服自己將其看作雪人,好像也便沒那麽可怕了。
但他從未見過有人將殺人殺成這般砍瓜切菜的模樣, 就好像那也不過如此而已。
鮮血噴濺、人頭落地的景象第一次距離他這個太子這麽近, 近到幾乎下一刻就要落到他的身上來了!
頭腦的空白和胃裏的翻湧在同一時間占據了他的軀體,讓他完全忘記了自己乃是此地的主帥、大唐的太子,合該在此時拿出足夠端正威嚴的表現, 以讓這些動輒生出異心的家夥有所收斂,而不是直接吐了出來。
若非沿途的顛簸和沙塵, 讓李賢在抵達東。突厥牙帳之前變得沒什麽胃口,只想著等安頓下來後再吃頓好的, 那此刻的情形還要更難看得多,不會只是吐出些酸水來。
可就算如此,也足夠讓人震驚了。
阿史德元珍才因王本立的公報私仇,挨了三十軍棍,要想起身都還有些艱難, 但在溫傅的幫助下, 依然出現在了此地, 便這麽冷眼看著眼前的場面,也越發確定自己的決定並沒有錯。
這位大唐太子仿佛直到有人將絹帕遞交到了他的面前, 才終於後知後覺地意識到——
現在並不是他一個人獨處的場合。
有那麽多人看著呢。
“太子……無事吧?”阿史德契骨眼神微閃,還是選擇走上了前來。
“……無事。”李賢擺了擺手,“有些水土不服。”
這當然也解釋得通,若是水土不服引發了不適,在受到鮮血氣味刺激的時候,或許還真是要吐出來。
可當李賢面色猶有幾分蒼白地被侍從攙扶下去之時,誰若真覺得那只是水土不服,那才真是個蠢貨!
……
“我早說了,大唐此次調兵真像是個玩笑!”
阿史德元珍疾步走回營帳的下一刻,便將這句話脫口而出。
隨後一步跟來的溫傅連忙往外看了看,見周邊並無唐軍人手,應當也沒有外人聽到他的這句話,這才大松了一口氣。
“我聲音很輕的,我也知道不能再讓人抓住把柄。”
溫傅朝著元珍看去,就見他確然是一副神情平靜的樣子,與其說他那是忿忿不平的意氣用事,還不如說,他是在以一種極盡嘲諷的語氣做出對今日場面的分析。
元珍的嘴角扯出了一抹笑容:“你也看到那位太子的表現了?若他只是從未參與戰事,我也姑且不多說什麽了,但他居然連見到殺人場面都怕!這算是個什麽道理。”
不知道的,還以為他們平日裏司空見慣的場面,是在給李賢一個下馬威呢。
“戰場之上刀劍無眼,動輒死傷便有成百上千之多,到了那個時候,別人的主帥是在督軍指揮,我們的主帥卻在因為士卒的死傷而吐得昏天黑地。可別告訴我,他在上戰場之前,連一只雞都沒親自殺過!”
“那應該不至於,”溫傅回道,“大唐貴胄有田獵習慣,他身為太子肯定不會缺席。”
阿史德元珍挑了挑眉,想說的話已在不言之中。
溫傅的這句答案絲毫也不像是在為李賢開脫,反而更進一步地讓人看到 ,這位太子到底有多不適合戰場。
這樣的人在家中打打獵也就算了,為何非要到戰場上來,拿他們這些人的性命開玩笑!
“我剛才聽到你和你父親有交談兩句,他怎麽說?”元珍想了想,重新開口問道。
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,契骨之前提出的最後一種可能性,已經被李賢自己給粉碎在了當場。
李賢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像是安定公主一般長於出征,仿佛是個天生的將才。
元珍甚至不得不去懷疑,大唐天子將這位太子派遣到邊境來,是不是就為了讓鐵勒仆固部和他們東。突厥在他的手底下損兵折將,以方便大唐隨後的接管掌控。
若真如此的話,憑什麽要求他們始終處在這等狼狽的狀態,任由大唐擺布。
合該再做點什麽,以擺脫今日的困局!
溫傅猶豫了一下,還是答道:“他說……再等等。”
元珍臉色一沈:“到底有什麽好等的!”
溫傅囁嚅:“高將軍快到了,或許還有轉圜的餘地。”
元珍靜靜地看著溫傅好一陣,不知道自己該當做出些什麽回應來。
倒是後背的一陣陣作痛則始終在提醒著他,讓他得以處在絕對冷靜的狀態之中。“難道還等他能在長途跋涉抵達邊境之後,什麽都不做就被勸說回去嗎?”
在方才短暫的會面中,元珍看到了李賢的掩飾,也看到了——
他絕不可能退回去的“決心”。
他怕歸怕,還會打腫臉充場面呢。
這樣的人,又怎麽可能做到知難而退呢?
阿史德元珍更知道一件事,按照中原的規矩,一位將軍橫豎是越不過太子去的……
高侃和李賢之間,應該也不例外。
但在真正拿出一個結果之前,這個頭疼的問題還是先被拋到了高侃的面前。
他因募兵和督辦兵甲器械的緣故,比起李賢還要稍微晚一點抵達此地。
但還不等他緩口氣,他就聽到了下屬匯報上來的消息,讓他直接像是被人在腳底打了釘子一般楞在了當場。
他過了好半晌才平順了自己的呼吸,瞪大了眼睛轉向報信之人:“你剛才說,太子他在剛入突厥營地的時候,便因見到了處決探子的場面被嚇得吐了?”
這是和自己人的交代,沒必要拿出那等水土不服的借口來,那負責報信之人便將情況都原原本本的說了。
可這份實話,卻真是讓高侃兩耳一陣轟鳴作響。
“將軍。”
“我……”高侃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自己該當說些什麽來體現自己此時的心情。
一想到這些東。突厥人可能將李賢的表現當成是他們大唐皇室子弟的特色,他就覺得自己好一陣胸悶氣短。
或許還要加上一個人,正是自遙領單於都護到如今,都不曾親自來到此地的李旭輪。
偏偏這兩人一個是太子一個是周王,在他這個將領的立場根本不能做出指責。
他絕不能去說,太子為何要將臉丟在此地,又為何要讓士氣在出兵之前就遭到一次折損。
可他頭疼啊。
也難怪他在方才抵達此地的時候,發覺守營的突厥士卒對他投來的目光有那麽幾分微妙。
“……太子在何處?”
“已在營地中歇下了。”
既然對外說的水土不服,總還是要將戲做個全套的。李賢就顯然是這麽想的。大不了等到明日的時候再以精神充沛的樣子出現在營中。
高侃憋了一口氣:“我去看看!”
他也顧不上收拾自己身上因沿途帶兵趕路覆上的一層沙塵,直接保持著身著輕甲腰挎長劍、隨時可以出戰的樣子,朝著太子營帳而去。
李賢剛聞聲而起,意圖出去迎接一番這位高將軍,就見對方在受準入帳後板著一張臉,直接跪在了他的面前。
李賢驚了一跳:“高將軍何必行此大禮。”
阿耶曾經和他說過,現如今天下將領裏,和他姐姐關系並不算太密切的已經並不太多了。
更可惜的是,英國公李勣過世之前的遺言之中說過,涼國公年紀漸長,不能再按當年那等渡河強攻的打法讓他出征,否則難保不會有性命之憂,那麽唯獨剩下的,也就是高侃最為出色了。
哪怕在英國公的說法裏,高侃只能為將不能為帥,那也是對李賢來說務必把握住的幫手。
若要讓此戰進行順遂,得以獲勝歸來,李賢必須好好將高侃拉攏在手下。
可好像他見到高侃的第一面,氣氛就有些不太尋常。
他就這麽跪在了自己的面前。
高侃沈聲回道:“我不僅僅是在為自己行此大禮,也是在為此行出征的士卒向太子行此禮節,想請太子給我一個答覆。”
李賢上前托住了高侃的手:“高將軍先起來說話。”
高侃沒有動。多年征戰足以讓他的身形在此刻保持著巋然不動,根本不是以李賢的力氣能夠扶起來的。
“我想請問太子,您是否願意退兵換將?”
李賢面色一變,驚道:“高將軍這是何意?我既已出征,便絕無中道放棄的道理。何況往來換人有所耽擱,便是讓塞外鐵勒諸部看了笑話,絕不能成。”
換將?
高侃雖未指名道姓,但李賢聽得出來,他分明是覺得自己的表現丟了臉,根本就是想要將安定公主替換到前線來。
但這樣一來,不僅是阿耶希望達成的願景會隨即化為泡影,就連李賢自己的臉面也將從邊地丟到中原去。
到了那個時候,他這個太子只怕比起之前病弱的大哥還要不堪!
他絕不願意如此。
可他卻並未看到,在他給出這個答案的時候,高侃無聲地咬了咬牙,仿佛是在說,他李賢怕讓鐵勒笑話他,讓關中的人笑話他,卻為何不怕大唐為人笑話,甚至是面對戰敗的危機。
奈何他是太子,高侃先前的那一句話已是極其僭越大膽地在說了,又怎能再將其他的話徹底挑明。
他霍然擡眸,接道:“那麽既然太子不願退,作戰並非兒戲,臣有一請,請太子務必聽從。”
沙場殺伐的氣勢在這一刻全無保留地從高侃的身上爆發出來,讓李賢險些為之一滯,只憑借著本能開口:“高……高將軍且說來吧。”
高侃拍了拍手,營帳之外當即有人端著個東西走了進來。
雖然這手捧之物的外頭還包裹著一層布,依然不難讓人看出,那差不多便是一個人頭的大小。
李賢垂在身側的手微微一抖。
他的猜測也一點也沒錯。當那塊包裹的布被撤去之際,那顆頭顱便更為直接地呈現在了李賢的面前。
沙土和鮮血匯合而成的臟汙,已讓人愈發看不清楚這張臉具體長著一副什麽樣子。只有圓睜著的眼睛醒目到讓人險些後退一步。
“你這是?”
高侃回答的聲音裏很有幾分無奈:“太子殿下為中軍主帥,作戰陣前絕不能有失儀表現,令士卒分心!臣也只能出此下策了。”
太子怕戰場殺人場面怎麽辦,那就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。
不就是一顆人頭嗎!那就先盯著它看,直到適應為止。
光看還不成,還得——
還得親自動手去做。
“高將軍真的過於大膽了些……”阿史那道真朝著李賢所在的方向看去了一眼,發覺對方似乎還未能完全從昨日的情況中徹底緩過神來。
高侃嘆氣:“我有什麽辦法,總得給突厥人看個態度吧?”
他們覺得太子不敢殺人,甚至是恐懼戰場,那他們便讓太子先殺俘虜,作為出征之前的祭旗。
他們怕太子會隨意指揮,那就在今日正式出征之前,讓太子將代表權力的軍符交出一半到高侃的手中,以示絕不會胡亂讓士卒出擊送命。
李賢本不想有人以這等方式分去他的戰功,卻也只能答應下這樣的選擇。
誰讓他……是他先做了一件最錯的事情。
在做出的兩項彌補面前,雖然也將太子此前軟弱的一面給坐實了,但善於改過也未嘗不是一項美德,起碼在行軍之時,能聽得進去有經驗將領的話,絕對是一件好事。
李賢可以感覺到,在他遵從高侃的意思做出這兩件事後,東。突厥首領阿史德契骨的神情明顯和緩了不少。仿佛對於這場戰事也重燃了信心。
但他在策馬而前的時候依然有幾分精神恍惚,仿佛只要一閉眼就能看到舉劍殺人之時的鮮血噴濺。
這讓他握住韁繩的手依然不住地顫抖。
然而對於高侃來說,光只做到了這一點還遠遠不夠。
他低聲說道:“昨日剛聽到消息的時候,我是真的很想問問陛下,他是不是覺得做父親的會打仗,兒子孫子就一定會,做姐姐的會打仗,做弟弟的還能青出於藍。”
說到這裏,他又像是意識到了什麽一般,朝著道真說道:“抱歉,我沒有說你和郭將軍的意思。”
阿史那道真一臉麻木:“……你就算直說也沒事。”
郭待封為名將之子,阿史那道真不止是名將所生,還有個已坐鎮一方的妹妹,可不就是這套邏輯下面的?
“可惜長安城裏的人沒勸得動,你也沒勸得動,那就只能當心一些行事了。”
起碼太子殿下雖不肯走,但也沒死要面子到那個地步。
高侃並不覺得有多欣慰:“我看光是當心一些也沒用。反正從此地到抵達漠北,還有一個月的行軍路程,我得和太子多談談領兵之法。”
他從來沒感覺到,打仗居然會是這麽艱難的一件事情。
以前,他只需要管統兵對敵就行,在跟安定公主一並出征的時候那就更簡單了。
但現在,他居然還需要教太子如何打仗!
不,不僅僅是教打仗了,他還要教太子如何平覆殺人之後的情緒,以求做個合格的將領。
高侃心累得無以覆加。
若是在其他時候,當帝師或許是個好差事,今日卻絕不是。
在發覺隨同太子自關中出兵的士卒,可能並不僅僅是因為太子怕死人這件事而士氣不高後,高侃只差沒將“任重而道遠”這幾個字直接掛在自己的臉上。
說是說的還有時間,但這樣的時間又有多少呢。
他們的對手再如何因各自為戰,在給大戰帶來的麻煩上少於高麗和吐蕃,那也是草原上的一霸,不會因為個人的偉力和大唐在外就的威名就直接潰散而逃,讓李賢直接撿一個便宜。
而對於身處長安的陛下來說,單於都護府的傷亡只是寥寥數筆,應當容易應付,可對於高侃來說,那都是多濫葛部能夠自如往來於漠南漠北的實力憑證啊!
在行軍途中,甚至還有各種事情打斷著這份臨時發起的教學。
正是這草原之上的浩蕩天威。
大唐的萬餘府兵和單於都護府的萬餘突厥兵卒連綴而行,在途經的沙磧之上揚起了一片煙塵。
但這些,都比不過北方的沙塵呼嘯而過的那一刻,整片天地幾乎陷入昏黃之色裏的可怕景象。
沙暴之中,李賢被士卒死命拽在了沙丘的背風之處,但依然能感覺到洶湧的沙塵,像是要將他給直接掩埋在下頭。
他根本不敢睜開眼睛,還得費力地掩住口鼻,才能讓自己獲得一點喘息的空間。
而在這邊境的狂風之中,隨風而動的又何止是沙塵,還是石礫橫飛,若是當頭落下必定要砸出個好歹來。
李賢也不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,在他費力地瞇著一條線去看外頭景象的時候,依然只能看到身邊的寥寥幾人,僅能從四方的馬嘶人響裏,聽出在他周圍的依然是一支龐大的隊伍。
直到又過了許久,他才感覺到自己的手上臉上的風慢慢地停了下來,就連頭頂的天空也重新顯露出了原本的顏色。
他也這才留意到,高侃不知道何時已經出現在了他的附近,以便隨時對他發起支援。
沙暴過去了。
現在這位盡職盡責的將軍總算能有餘暇清掃了兩下身上的塵土,又咳了一陣,轉頭去清點人手的缺損。
“幸好只是一場小風沙。”高侃仰頭望了望天色,又慶幸地朝著周邊看了一眼。
李賢面色僵硬地聽著高侃和他說,這樣的風沙在春季很常見,還遠不到將人卷走的地步,最多就是將人短暫地沖散,很快就能重新聚攏在一起。
可這若是都能算小風沙的話,這沙磧之中真正的災難會到什麽地步?
阿耶所謂的安全,又真的是安全嗎?
李賢回答不上來。
也正逢有人急匆匆地趕來,讓他暫時沒有心思去想這樣的問題。
“發生了何事?”
朝著他走來的阿史德溫傅以首領之子的身份,出任著突厥隊伍和大唐府兵之間的聯系人,李賢也很是喜歡對方並不像是尋常突厥人那般粗野的做派。
可在此時,他的臉上卻寫滿了焦灼之色,仿佛是遇上了什麽難題。
聽李賢發問,溫傅連忙答道:“我們這邊少了四五百人,隨同一起在沙暴中消失的,還有……我堂弟元珍。”
李賢愕然:“怎麽會這樣?”
若按照高侃所說是小風沙的話,根本不應該帶來多大的傷亡。
但此次出征的這一路人在沒和仆固將軍會合之前也才兩萬多人,四五百已是個相當之多的數字了!
以單於都護府長史身份隨同出征的王本立剛要出聲,就見溫傅看向了他,罕見地擺出了滿臉怒容:“那還不都是怪他!”
王本立:“這跟我有什麽關系。”
“怎麽沒關系?是你自己弄丟了軍糧,被鐵勒人搶了去,卻非要將這罪責歸咎到我堂弟的頭上,趕在太子殿下抵達之前對他用刑。若只是如此也就罷了,太子出征之事茲事體大,我堂弟統領降戶,對於北地地形尤為熟知,按照我父親的安排,元珍絕不能缺席,便帶傷跟上。卻因體力緣故一直落在後頭。”
溫傅目光中冷意更重:“要不是因為如此,他怎麽有可能在沙暴之中和我們走散了!”
他突然一下便朝著李賢跪了下來:“懇請太子殿下開恩,讓我等前去尋人。沙暴時間不長,應當能將人找回來。”
“這……”李賢有些猶豫。
他聽出來了,這個走丟的人應該和都護府長史之間存在矛盾,若是在此時下達找人的命令,說不定還會讓這份矛盾直接擺在臺面上。
但不找,好像也沒法規避掉這個問題,反而會失了阿史德氏的忠心。
但若是找人的話,便要在這沙磧之中暫時停留下來,誰知會不會在今日的小沙暴之後便迎來更大的災難。
他已經見識過一次這樣的情況了,就已將肆意縱馬塞外的信心丟到了谷底,若是再出什麽岔子,他自己的安危怕是都要保不住了,還談何打仗。
可他又不得不承認,溫傅方才的有一句話,讓他格外的心動。
他說……阿史德元珍統領降戶,對於北地地形尤為熟知。
“找不得!”王本立振聲開口,一副嫌惡的語氣,仿佛談起的乃是個拖後腿的玩意,“太子此刻該當一鼓作氣沖出沙磧,盡快和仆固將軍會合,怎麽能因為丟了個無關緊要之人停留在這裏。”
“無關緊要之人?”溫傅直接將手握在了刀柄上,“你自己無能也就罷了,卻怎敢如此評說元珍。你有本事將這句話說給全營的士卒聽聽,看看他們是如何評價的!”
“好了,都別吵了。”李賢打了個圓場,“讓人去找人吧,我們晚一些起步。”
溫傅終於緩和了幾分神色,朝著李賢拱了拱手:“多謝太子。”
有李賢的這句話,他當即轉身離去,投身到了尋人的舉動之中。
王本立還想再說,就被李賢喝止在了當場:“你能不能記住我們現在是在什麽地方?接下來還有仆固部的萬人要來,高將軍說過數次了,無論如何都要讓人覺得我等與東。突厥乃是一路的,以免對方因世襲官職行事敷衍,你以前的事情我不管,但今日必須好好聽令辦事。”
“……是。”王本立不情不願地回道。
李賢擺了擺手,沒有多餘的心力跟他繼續計較。
父親急於讓他帶著自己的班底來成事,可脫離了母親和安定的影響,李賢發覺,自己能倚重的人根本就沒有幾個。
唯獨事事妥帖的那個,也有過和阿姊並肩作戰的經歷。
這讓他怎能不感到憂心呢?
李賢不是不怕沙漠中的第二次沙暴。
他只是更怕,自己舍棄了那阿史德氏的官員招來兩方分裂,會讓他和阿姊的對比變得更為懸殊,也讓高侃都覺得他不是個能被扶持起來的人啊……
但好像,當這一場春日沙塵將整列隊伍弄得一片灰蒙蒙,讓他在還沒見到敵人就先遭到了又一出迎頭痛擊的時候,他的運氣在悄然間開始好轉了。
因為地下有磁鐵礦脈的影響,指南羅盤在此地不太能起到作用,這讓李賢原本覺得,要想找到走失了方向的阿史德元珍,應當是件相當艱難的事情。
卻不料僅僅在避風處紮營兩日,此人就已經被找了回來。
回來的還並不僅僅是他和隨同他一起被沖散的隊伍,還有幾十匹戰馬,以及數十名鐵勒人的屍首。
“我們遇上了一隊斥候。”阿史德元珍的臉色比起走失之時還要蒼白,但面色卻依舊沈靜,“好在,他們的人數不多,被我們給盡數殺了。”
李賢的臉上閃過了一縷憂慮之色,鐵勒人的探子到了,也就意味著他們還沒有出現在對方的地盤上,就已經正式完成了宣戰。
然而在接下來的交戰中,對方會拿出怎樣的本事,他還完全不知道。
若非還有元珍等人在他的面前,他真想直接轉頭去問問高侃,眼下的情況該當如何是好。
他便只是敷衍地朝著元珍說道:“你們幹得不錯。”
總算這些走丟的人還是幹了點事情的。
可對方的回答卻讓他楞在了當場。
“不,我們無功,是該當感謝太子殿下。”阿史德元珍的目光忽然變得多了幾分熱切,似乎想要走上前來兩步,以更為明確地傳遞出他的情緒,又礙於什麽止步在了那裏,“若非殿下願意一等,我等縱然先歷沙塵,後經一戰,也要因物資匱乏折損在這沙磧之中!您對我等實有救命之恩了。”
李賢:“……”
是……是這樣的嗎?
打從他離開長安到現在,所有的一切都和他所希望經歷的截然不同,讓他根本無法說服自己,他其實也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將領。
但現在卻忽然有一個說,多虧了他的選擇才能讓他們存活下來,還在看向他的時候將他視為救命恩人。
按照這樣的道理,他是不是,也能趁勢收獲自己的心腹下屬了?
但他想了想,又覺現在不能那麽著急。“之前我聽溫傅說,你對北地的情況知道不少?”
元珍點頭:“臣從降戶口中得知過不少的消息,也曾經多次親自越過陰山邊界抵達漠南漠北巡守。”
李賢問道:“那我若是希望由你來做這個領路之人的話,你可願意?”
元珍面上閃過了一瞬的驚訝,卻也毫不猶豫地回道:“若是太子殿下敢將此等重任交托於我,我必為殿下效犬馬之勞,以報救命之恩!”
“好!”李賢愈發驚喜。
在將阿史德元珍帶在身邊後,他更是相當欣慰地發現,對方不僅有著相當淵博的學識,還有著對於北方局勢清晰的判斷。
不僅如此,他能讓那些降戶在他的手底下聽從號令,足以證明,此人在理政和人際往來的本事上都不小。
也難怪王本立會跟他起沖突,那完全就是在妒忌這個年輕人的才華。
在和李賢的交談中,他也從未讓這位吃夠了悶氣的太子難熬,反倒是讓李賢一日比一日地覺得,他並非不能成就一番大事,只是之前突然被丟到了這樣一個環境之中罷了。
而現在,正是他事業的起步。
懷揣著這樣的念頭,哪怕當整支隊伍越過沙磧期間又遇到過了一次春日的沙暴,卷走了幾十個士卒,李賢也在這樣的艱難行軍中消瘦了不少,也並不影響他在和仆固乙突會面之時,已是好一番意氣風發的樣子。
眼見這樣的一幕,仆固乙突都有點意外了。
按照他此前獲知的消息,太子李賢此人根本沒有參與過戰事,在抵達漠北的時候,應當已經是一派受到了教訓的慘淡模樣,也正好能讓他試試,能否將此次交戰的指揮權給搶奪過去。
若真能如此的話,以大唐的條件很難完全管控漠北,依然只能以羈縻的方式統轄,那麽擊潰了多濫葛部的仆固部接管下他們的人手、他們的地盤,成為問鼎北方的一代霸主,正是順理成章之事!
但李賢的表現,有些超出仆固乙突的預料了。
他甚至在看到那一萬五千兵馬歸隊後,揚鞭朝著北面指去,“右驍衛大將軍,能否一戰為我李唐平定一方禍患,就要看你等的表現了!”
仆固乙突連忙按捺住了心中的疑惑,轉頭答道:“理該如此。”
李賢今日這番話,顯然是一位極有雄心壯志之人才會說出的。
不過這位大唐太子並不精通軍事,應該也並非作偽。
他的“大將之風”只體現在抵達前線的風度上,卻並不體現在人力的安排上。
仆骨乙突剛剛就地紮營,就聽到了太子讓人給他送來了一個消息。
他所帶來的人手不必全部歸入中軍指揮,還是可以由他來帶領。
正好三路人馬的數量相差無幾,便以三路並進的方式,先行試探多濫葛部的深淺。
“那麽太子是和大唐府兵在一路,由我方和突厥部眾拱衛左右?”
負責報信的侍從搖了搖頭。“此事我也不知,聽說,太子另有安排。”
仆骨乙突自然沒什麽所謂。
太子不想指揮他的人手,反而讓他松了一口氣。
若是將人手交給了旁人,也等同於將人給送了出去,不像是現在,這些人都是聽慣了他號令的,必定能做到進退自如。
但高侃卻是實實在在地被李賢的決定給嚇了一跳。“您這想法也太過魯莽了!”
他盯著李賢的表情,試圖能從這其中看出一點為人所挑唆的痕跡,卻只見對面滿臉都寫著主見。
但這副表現,真是和他最開始恐懼的樣子判若兩人。
以他原本的情況,也絕不可能會提出,他想要率領一部分關中府兵,和突厥一路從側翼殺入!
“這不是魯莽。”李賢想著元珍跟他分析的局勢,回道,“鐵勒和突厥之間一直打得有來有回,多濫葛部和仆固部之間也彼此相熟,若要短兵相接,最先選擇的也不會是對於地勢更為熟知的這兩方。”
“此次我軍合兵三萬精兵,後勤兵馬仍在北上路途之中,若要正面對抗,多濫葛部不會是我們的對手,只能盡快擊破一方圖謀突圍。”
“但他們不知道,我這位主帥已然去了側翼發號施令,而高將軍也有結營據守之能。只要高將軍能成功將他們的主力拖住,我與阿史德葉護必能自後方尋找機會。”
李賢篤定地說道:“今日高將軍應當也看到了,那位新抵達此地的仆固將軍銳氣正盛,圖謀的正是多濫葛部的地方。我大唐隨後要如何分派此地的情況姑且不論,如今也不妨利用利用他的這個想法,做一把深入敵後的利刃。”
“只是——”他頓了頓,方才繼續說道:“要勞煩高將軍做一件事了:請務必在中軍,豎起我的太子旗號。”
多濫葛部在威脅之下當然要盡快退去敵軍,擒賊先擒王就是他們最好的選擇。
有一個太子旗號在,怎麽都能讓中軍成為目標的希望變大不少。
可李賢是越說越順口,高侃卻擺出了欲言又止的樣子。
李賢留意到了他的神情有恙,問道:“……我說的有什麽問題嗎?”
高侃心中好一陣驚疑不定,只覺太子變化的並不僅僅是對作戰的態度,還有他的本事。
這樣的一番話,居然是李賢說出來的?
不像啊。
可太子又絕不可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被調了包,而他近來所做的唯一大事,也僅僅是以太子身份下令,暫時褫奪了王本立的都護府長史位置而已。
倘若忽略掉這番話是由李賢說出口的,只看這個計劃的可行性,高侃也覺這很有達成的可能。
突厥有自己的目的,他們需要更多的人口充實境內。
仆固鐵勒也有自己的目的,他們需要多濫葛部的土地。
而大唐的目的,正是消滅一路外敵,再拉攏這兩方歸附勢力。
現在的三路既是各自為戰又是目的相同,在並無主帥能直接統轄三方的時候,或許分開行動遠比合兵要合適得多。
而太子居於突厥部中,也自然要比身在作為誘餌的唐軍之中安全。
高侃只是有些不確定,突厥部到底能否有這樣的忠誠……
但想想太子確實對於阿史德元珍有救命之恩,東。突厥服膺大唐已久,要想繼續坐穩首領的位置就不能離開大唐的支持,就連王本立也是被太子給懲處的,又覺自己不知為何生出的警惕情緒,大概只是他多想了而已。
“那……那便遵從太子所言吧。”
只是高侃為了防止出現意外,還是提醒著李敬玄多帶了些人手隨同太子一並出發。
若是突厥這一路遇襲,這些人也能護持著太子及時撤離。
連高侃都認可了這個計劃,李賢更覺自己有了深入敵方、擒拿主帥的希望。
他連夜挑選了在他看來最是身強體壯的四百精兵,作為他隨同出行的侍從,也在躺回營帳之內後久久難以入眠。
直到阿史德元珍恭敬地將他送上了馬背,與溫傅一並統領著突厥兵馬往西北方向先行而去,他才終於意識到,自己已有了一次在和高侃之間主導話語權的表現。
他也正要邁上他那光輝之路的第一步。
在滿心沸騰的戰意之中,李賢絲毫沒有意識到,因為這兄弟二人的夾帶,他和他那些精銳士卒之間其實已被拉開了一段距離。
他只是在打量了一圈周遭後忽然問道:“葉護呢?”
今日正值起兵之時,怎麽忽然不見契骨的蹤影。
阿史德元珍笑了笑,“在說他去了何處之前,這出征旅途煩悶,我給太子殿下講個故事如何?”
李賢有點摸不著頭腦,但見他與平日裏的表現並無不同,還是先點了頭,“你說吧。”
元珍輕夾馬腹,和李賢並排而行,像是漫不經心地擺了擺手,扇去了撲面而來的風沙,卻有一聲聲極輕的聲音,被掩埋在了馬蹄聲之下。
李賢自然是不會聽到這些聲音的。
他只是聽到元珍說道:“在八十多年之前,有一位野心勃勃的突厥人和草原上的沙缽略可汗合兵進攻隋朝,卻在中途擅自退兵,導致沙缽略可汗為敵所敗,趁此機會,此人遠走西域,建立了西突厥。”
李賢皺了皺眉:“我知道這一段故事,你不必跟我說。”
他飽讀詩書,如何不知道東西突厥分裂之事呢?
正是因為東西突厥分裂,才給了薛延陀在漠北崛起的機會,也就有了薛延陀壯大後,東突厥更進一步的衰敗。
“但殿下不知道的是後面。”元珍語氣淡淡地答道。
不知是不是李賢的錯覺,當說到這一句的時候,阿史德元珍的口吻好像並不如前幾日尊敬了,也遠不如為他出謀劃策的時候那般體貼謙和。
李賢又唯恐是自己聽錯了,決定還是繼續聽聽他接下來說的話。
元珍的眼睛裏閃過了一抹冷光,“沙缽略可汗的子孫並沒有忘記父輩是遭到了小人圖謀才衰敗,更沒有因社爾投奔大唐便也忘記了獨立於塞外的宏圖,在發覺大唐出兵進攻鐵勒之時,直接帶著舍利元英部的精兵前來探查虛實,試圖從中找到打破格局的機會。”
“也正是在半道上,他遇到了一位同樣不想再為大唐效力的人,和他結成了同盟。”
李賢:“……”
“不,我還是說得再準確一些吧。”
阿史德元珍饒有興致地朝著李賢那張勃然變色的面容看去,只覺這將近一個月以來的敷衍應付,終究還是沒有白費,也便再無所謂此前被當做忠心下屬的打量。“不是一位不想為大唐效力的人,而是兩位,甚至,是更多人——”
或許唯獨還算不想和大唐撕破臉皮的,也只是現在被囚禁起來的契骨而已。
但李賢無法左右今日之事,難道阿史德契骨就可以嗎?
元珍厲聲喝道:“還不動手!”
說時遲那時快,就在阿史德元珍話音剛落的剎那,那四百多名隨同李賢前來的大唐精兵都已被上箭的弓弩所瞄準。
也根本沒給這些人以任何一點反應的時間,這些弓弩上的利箭就已盡數離弦而出。
一聲聲弓弦彈動之聲,箭矢破空之聲之後,緊追其後的,便是弓箭入體之聲。
李敬玄這位大唐宰相也正在這隊列之中。
但這位在關中步步高升、地位斐然的宰相,沒有等到自己與攀附的世家執掌朝政的那一天。
在這樣的弓箭如雨之中,他甚至連一聲悶哼慘呼都沒能發出,就已經被亂箭送上了死路,直接自馬背上跌墜了下去。
箭矢驚起的馬匹狂奔而逃,更是直接將他給踩踏在了下面,再也看不見了身影。
李賢想去救人的。
又或者他此刻面色發白,正是想要從這出突變之中亡命而逃。
可打從阿史德元珍開始給他講故事,他就已經陷入了天羅地網的層層困鎖之中,如何有逃脫的可能。
那一陣箭雨爆發的同時,在他的脖頸上也早已架上了兩把利刃。
一把握在阿史德元珍的手中,一把則在溫傅的手裏。
在這一刻,他再難從這兩人的臉上看出任何一點示好友善的意味,只能看到一種面對獵物的兇殘。
而這才是這些突厥人真正的面貌!
李賢一個哆嗦,此前的意氣昂揚都被打回了原形:“你們到底想做什麽!”
他們瘋了嗎!
可他等來的不是阿史德元珍的回答,而是遠處的一隊人馬疾馳而來。
李賢的心中湧起了片刻的希望,卻驟然發覺,他們並不是來為他解圍的援兵,而正是這些突厥人的幫手。
那四百多的騎兵裏總算還有反應快的試圖自箭矢的縫隙中逃亡而走,卻也正撞上了這樣的一支隊伍。
為首的將領揮舞著彎刀,一把將那騎兵的頭顱給砍了下來,放聲高笑著來到了近前。
他身後的騎兵則直撲剩下還未被殺盡的大唐精兵而去。
本就不剩幾人的唐軍徹底沒了聲息。
也徹底碾碎了李賢的最後一線希望。
“骨咄祿,你來得慢了。”
阿史德元珍臉上總算浮現出了一抹真切的笑意,朝著對方說道:“這位大唐太子想知道,我們到底想做些什麽,我看這個問題,還是由你來回答吧。”
他給李賢講的故事裏,其實已將話說明白了。
他阿史德元珍打從出征開始便沒想過當大唐的部將,而他在沙磧的迷路也自然不是意外,而是他有意為之。
他跟阿史德契骨說,若是單於都護府境內已沒有了還有心氣的阿史那首領,那就到外頭去找,而這個外頭,正在從都護府前往鐵勒諸部的路上。
倘若真有人有這樣的野心,意圖興覆東。突厥昔年盛況,便絕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。
元珍不敢確定,自己到底能不能遇到這樣一位可堪大任的明主,但最起碼——
他得去試試尋找。
而長生天顯然是很眷顧於他的。
當他越過黃沙的屏障在沙磧之中奔行的時候,真的遇上了這樣的一位年輕俊才,有著昔日東。突厥阿史那的雄心勃勃。
他早不滿於單於都護的管轄,不滿於舍利元英部被排除在外的待遇,不滿於曾經歸屬於突厥的領土為鐵勒所占據,決定出兵反叛!
正因為這個決定,二人之間的一拍即合根本不必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來磨合。
在短短半日的交談中,阿史德元珍就可以確信,他終於等來了自己的明主。
大唐的這次出征,也正是他們的機會。
但在此之前,他們還得再做一件事。
阿史那·骨咄祿玩味地看向了李賢那張不像太子更像文生的臉,嘲諷地擡起了嘴角:“很難猜嗎?既然突厥反了,便自然不會再協助於你們進攻鐵勒,不僅不會,我們還會送給他們一份大禮。”
“你說,就將你這位大唐太子送給他們如何?”
這話一出,李賢的臉色都已不能用慘白如紙來形容了。
可這位按照突厥語的意思名叫“快樂”的骨咄祿,顯然很知道要如何再往他的傷口上紮上一刀,以滿足讓自己愉悅的心情。
“想想看這場面也挺有意思的,你們的高將軍正在等著敵人因為太子的旗號來襲,卻想不到啊,他們的太子已經成了對面的俘虜。”
李賢牙關緊鎖。
骨咄祿話中所說,完全是一幅能被他想象出來的場面。
也直讓人眼前發昏,只恨不得直接失去意識。
可偏偏他還醒著,也還能聽到對方的聲音。
“哦,忘了告訴你了。我們當然不會如此好心。”骨咄祿朗聲一笑,“你看,等到鐵勒和大唐打成一團的時候,就是我突厥的機會了!”
用這位大唐太子換來的機會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李賢當然見過死人。
鹹亨雪災之時, 他曾經被阿娘帶著前往雍州賑災,見過不少挨餓受凍的百姓。
他們在還沒等來朝廷救濟的時候,就已經凍死在了雪地裏。
但彼時的李賢自己身著厚厚的棉衣保暖, 手裏還有火爐驅寒,根本無法理解,為什麽會有人在這樣的天氣沒法活下去, 為什麽他們的家中甚至湊不出購置防寒衣物的錢。
那些已經凍僵在郊野的屍體很快就被肆虐的風雪掩埋在了下面,自他所在的位置也只能勉強辨認出人形來, 若是說服自己將其看作雪人,好像也便沒那麽可怕了。
但他從未見過有人將殺人殺成這般砍瓜切菜的模樣, 就好像那也不過如此而已。
鮮血噴濺、人頭落地的景象第一次距離他這個太子這麽近, 近到幾乎下一刻就要落到他的身上來了!
頭腦的空白和胃裏的翻湧在同一時間占據了他的軀體,讓他完全忘記了自己乃是此地的主帥、大唐的太子,合該在此時拿出足夠端正威嚴的表現, 以讓這些動輒生出異心的家夥有所收斂,而不是直接吐了出來。
若非沿途的顛簸和沙塵, 讓李賢在抵達東。突厥牙帳之前變得沒什麽胃口,只想著等安頓下來後再吃頓好的, 那此刻的情形還要更難看得多,不會只是吐出些酸水來。
可就算如此,也足夠讓人震驚了。
阿史德元珍才因王本立的公報私仇,挨了三十軍棍,要想起身都還有些艱難, 但在溫傅的幫助下, 依然出現在了此地, 便這麽冷眼看著眼前的場面,也越發確定自己的決定並沒有錯。
這位大唐太子仿佛直到有人將絹帕遞交到了他的面前, 才終於後知後覺地意識到——
現在並不是他一個人獨處的場合。
有那麽多人看著呢。
“太子……無事吧?”阿史德契骨眼神微閃,還是選擇走上了前來。
“……無事。”李賢擺了擺手,“有些水土不服。”
這當然也解釋得通,若是水土不服引發了不適,在受到鮮血氣味刺激的時候,或許還真是要吐出來。
可當李賢面色猶有幾分蒼白地被侍從攙扶下去之時,誰若真覺得那只是水土不服,那才真是個蠢貨!
……
“我早說了,大唐此次調兵真像是個玩笑!”
阿史德元珍疾步走回營帳的下一刻,便將這句話脫口而出。
隨後一步跟來的溫傅連忙往外看了看,見周邊並無唐軍人手,應當也沒有外人聽到他的這句話,這才大松了一口氣。
“我聲音很輕的,我也知道不能再讓人抓住把柄。”
溫傅朝著元珍看去,就見他確然是一副神情平靜的樣子,與其說他那是忿忿不平的意氣用事,還不如說,他是在以一種極盡嘲諷的語氣做出對今日場面的分析。
元珍的嘴角扯出了一抹笑容:“你也看到那位太子的表現了?若他只是從未參與戰事,我也姑且不多說什麽了,但他居然連見到殺人場面都怕!這算是個什麽道理。”
不知道的,還以為他們平日裏司空見慣的場面,是在給李賢一個下馬威呢。
“戰場之上刀劍無眼,動輒死傷便有成百上千之多,到了那個時候,別人的主帥是在督軍指揮,我們的主帥卻在因為士卒的死傷而吐得昏天黑地。可別告訴我,他在上戰場之前,連一只雞都沒親自殺過!”
“那應該不至於,”溫傅回道,“大唐貴胄有田獵習慣,他身為太子肯定不會缺席。”
阿史德元珍挑了挑眉,想說的話已在不言之中。
溫傅的這句答案絲毫也不像是在為李賢開脫,反而更進一步地讓人看到 ,這位太子到底有多不適合戰場。
這樣的人在家中打打獵也就算了,為何非要到戰場上來,拿他們這些人的性命開玩笑!
“我剛才聽到你和你父親有交談兩句,他怎麽說?”元珍想了想,重新開口問道。
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,契骨之前提出的最後一種可能性,已經被李賢自己給粉碎在了當場。
李賢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像是安定公主一般長於出征,仿佛是個天生的將才。
元珍甚至不得不去懷疑,大唐天子將這位太子派遣到邊境來,是不是就為了讓鐵勒仆固部和他們東。突厥在他的手底下損兵折將,以方便大唐隨後的接管掌控。
若真如此的話,憑什麽要求他們始終處在這等狼狽的狀態,任由大唐擺布。
合該再做點什麽,以擺脫今日的困局!
溫傅猶豫了一下,還是答道:“他說……再等等。”
元珍臉色一沈:“到底有什麽好等的!”
溫傅囁嚅:“高將軍快到了,或許還有轉圜的餘地。”
元珍靜靜地看著溫傅好一陣,不知道自己該當做出些什麽回應來。
倒是後背的一陣陣作痛則始終在提醒著他,讓他得以處在絕對冷靜的狀態之中。“難道還等他能在長途跋涉抵達邊境之後,什麽都不做就被勸說回去嗎?”
在方才短暫的會面中,元珍看到了李賢的掩飾,也看到了——
他絕不可能退回去的“決心”。
他怕歸怕,還會打腫臉充場面呢。
這樣的人,又怎麽可能做到知難而退呢?
阿史德元珍更知道一件事,按照中原的規矩,一位將軍橫豎是越不過太子去的……
高侃和李賢之間,應該也不例外。
但在真正拿出一個結果之前,這個頭疼的問題還是先被拋到了高侃的面前。
他因募兵和督辦兵甲器械的緣故,比起李賢還要稍微晚一點抵達此地。
但還不等他緩口氣,他就聽到了下屬匯報上來的消息,讓他直接像是被人在腳底打了釘子一般楞在了當場。
他過了好半晌才平順了自己的呼吸,瞪大了眼睛轉向報信之人:“你剛才說,太子他在剛入突厥營地的時候,便因見到了處決探子的場面被嚇得吐了?”
這是和自己人的交代,沒必要拿出那等水土不服的借口來,那負責報信之人便將情況都原原本本的說了。
可這份實話,卻真是讓高侃兩耳一陣轟鳴作響。
“將軍。”
“我……”高侃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自己該當說些什麽來體現自己此時的心情。
一想到這些東。突厥人可能將李賢的表現當成是他們大唐皇室子弟的特色,他就覺得自己好一陣胸悶氣短。
或許還要加上一個人,正是自遙領單於都護到如今,都不曾親自來到此地的李旭輪。
偏偏這兩人一個是太子一個是周王,在他這個將領的立場根本不能做出指責。
他絕不能去說,太子為何要將臉丟在此地,又為何要讓士氣在出兵之前就遭到一次折損。
可他頭疼啊。
也難怪他在方才抵達此地的時候,發覺守營的突厥士卒對他投來的目光有那麽幾分微妙。
“……太子在何處?”
“已在營地中歇下了。”
既然對外說的水土不服,總還是要將戲做個全套的。李賢就顯然是這麽想的。大不了等到明日的時候再以精神充沛的樣子出現在營中。
高侃憋了一口氣:“我去看看!”
他也顧不上收拾自己身上因沿途帶兵趕路覆上的一層沙塵,直接保持著身著輕甲腰挎長劍、隨時可以出戰的樣子,朝著太子營帳而去。
李賢剛聞聲而起,意圖出去迎接一番這位高將軍,就見對方在受準入帳後板著一張臉,直接跪在了他的面前。
李賢驚了一跳:“高將軍何必行此大禮。”
阿耶曾經和他說過,現如今天下將領裏,和他姐姐關系並不算太密切的已經並不太多了。
更可惜的是,英國公李勣過世之前的遺言之中說過,涼國公年紀漸長,不能再按當年那等渡河強攻的打法讓他出征,否則難保不會有性命之憂,那麽唯獨剩下的,也就是高侃最為出色了。
哪怕在英國公的說法裏,高侃只能為將不能為帥,那也是對李賢來說務必把握住的幫手。
若要讓此戰進行順遂,得以獲勝歸來,李賢必須好好將高侃拉攏在手下。
可好像他見到高侃的第一面,氣氛就有些不太尋常。
他就這麽跪在了自己的面前。
高侃沈聲回道:“我不僅僅是在為自己行此大禮,也是在為此行出征的士卒向太子行此禮節,想請太子給我一個答覆。”
李賢上前托住了高侃的手:“高將軍先起來說話。”
高侃沒有動。多年征戰足以讓他的身形在此刻保持著巋然不動,根本不是以李賢的力氣能夠扶起來的。
“我想請問太子,您是否願意退兵換將?”
李賢面色一變,驚道:“高將軍這是何意?我既已出征,便絕無中道放棄的道理。何況往來換人有所耽擱,便是讓塞外鐵勒諸部看了笑話,絕不能成。”
換將?
高侃雖未指名道姓,但李賢聽得出來,他分明是覺得自己的表現丟了臉,根本就是想要將安定公主替換到前線來。
但這樣一來,不僅是阿耶希望達成的願景會隨即化為泡影,就連李賢自己的臉面也將從邊地丟到中原去。
到了那個時候,他這個太子只怕比起之前病弱的大哥還要不堪!
他絕不願意如此。
可他卻並未看到,在他給出這個答案的時候,高侃無聲地咬了咬牙,仿佛是在說,他李賢怕讓鐵勒笑話他,讓關中的人笑話他,卻為何不怕大唐為人笑話,甚至是面對戰敗的危機。
奈何他是太子,高侃先前的那一句話已是極其僭越大膽地在說了,又怎能再將其他的話徹底挑明。
他霍然擡眸,接道:“那麽既然太子不願退,作戰並非兒戲,臣有一請,請太子務必聽從。”
沙場殺伐的氣勢在這一刻全無保留地從高侃的身上爆發出來,讓李賢險些為之一滯,只憑借著本能開口:“高……高將軍且說來吧。”
高侃拍了拍手,營帳之外當即有人端著個東西走了進來。
雖然這手捧之物的外頭還包裹著一層布,依然不難讓人看出,那差不多便是一個人頭的大小。
李賢垂在身側的手微微一抖。
他的猜測也一點也沒錯。當那塊包裹的布被撤去之際,那顆頭顱便更為直接地呈現在了李賢的面前。
沙土和鮮血匯合而成的臟汙,已讓人愈發看不清楚這張臉具體長著一副什麽樣子。只有圓睜著的眼睛醒目到讓人險些後退一步。
“你這是?”
高侃回答的聲音裏很有幾分無奈:“太子殿下為中軍主帥,作戰陣前絕不能有失儀表現,令士卒分心!臣也只能出此下策了。”
太子怕戰場殺人場面怎麽辦,那就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。
不就是一顆人頭嗎!那就先盯著它看,直到適應為止。
光看還不成,還得——
還得親自動手去做。
“高將軍真的過於大膽了些……”阿史那道真朝著李賢所在的方向看去了一眼,發覺對方似乎還未能完全從昨日的情況中徹底緩過神來。
高侃嘆氣:“我有什麽辦法,總得給突厥人看個態度吧?”
他們覺得太子不敢殺人,甚至是恐懼戰場,那他們便讓太子先殺俘虜,作為出征之前的祭旗。
他們怕太子會隨意指揮,那就在今日正式出征之前,讓太子將代表權力的軍符交出一半到高侃的手中,以示絕不會胡亂讓士卒出擊送命。
李賢本不想有人以這等方式分去他的戰功,卻也只能答應下這樣的選擇。
誰讓他……是他先做了一件最錯的事情。
在做出的兩項彌補面前,雖然也將太子此前軟弱的一面給坐實了,但善於改過也未嘗不是一項美德,起碼在行軍之時,能聽得進去有經驗將領的話,絕對是一件好事。
李賢可以感覺到,在他遵從高侃的意思做出這兩件事後,東。突厥首領阿史德契骨的神情明顯和緩了不少。仿佛對於這場戰事也重燃了信心。
但他在策馬而前的時候依然有幾分精神恍惚,仿佛只要一閉眼就能看到舉劍殺人之時的鮮血噴濺。
這讓他握住韁繩的手依然不住地顫抖。
然而對於高侃來說,光只做到了這一點還遠遠不夠。
他低聲說道:“昨日剛聽到消息的時候,我是真的很想問問陛下,他是不是覺得做父親的會打仗,兒子孫子就一定會,做姐姐的會打仗,做弟弟的還能青出於藍。”
說到這裏,他又像是意識到了什麽一般,朝著道真說道:“抱歉,我沒有說你和郭將軍的意思。”
阿史那道真一臉麻木:“……你就算直說也沒事。”
郭待封為名將之子,阿史那道真不止是名將所生,還有個已坐鎮一方的妹妹,可不就是這套邏輯下面的?
“可惜長安城裏的人沒勸得動,你也沒勸得動,那就只能當心一些行事了。”
起碼太子殿下雖不肯走,但也沒死要面子到那個地步。
高侃並不覺得有多欣慰:“我看光是當心一些也沒用。反正從此地到抵達漠北,還有一個月的行軍路程,我得和太子多談談領兵之法。”
他從來沒感覺到,打仗居然會是這麽艱難的一件事情。
以前,他只需要管統兵對敵就行,在跟安定公主一並出征的時候那就更簡單了。
但現在,他居然還需要教太子如何打仗!
不,不僅僅是教打仗了,他還要教太子如何平覆殺人之後的情緒,以求做個合格的將領。
高侃心累得無以覆加。
若是在其他時候,當帝師或許是個好差事,今日卻絕不是。
在發覺隨同太子自關中出兵的士卒,可能並不僅僅是因為太子怕死人這件事而士氣不高後,高侃只差沒將“任重而道遠”這幾個字直接掛在自己的臉上。
說是說的還有時間,但這樣的時間又有多少呢。
他們的對手再如何因各自為戰,在給大戰帶來的麻煩上少於高麗和吐蕃,那也是草原上的一霸,不會因為個人的偉力和大唐在外就的威名就直接潰散而逃,讓李賢直接撿一個便宜。
而對於身處長安的陛下來說,單於都護府的傷亡只是寥寥數筆,應當容易應付,可對於高侃來說,那都是多濫葛部能夠自如往來於漠南漠北的實力憑證啊!
在行軍途中,甚至還有各種事情打斷著這份臨時發起的教學。
正是這草原之上的浩蕩天威。
大唐的萬餘府兵和單於都護府的萬餘突厥兵卒連綴而行,在途經的沙磧之上揚起了一片煙塵。
但這些,都比不過北方的沙塵呼嘯而過的那一刻,整片天地幾乎陷入昏黃之色裏的可怕景象。
沙暴之中,李賢被士卒死命拽在了沙丘的背風之處,但依然能感覺到洶湧的沙塵,像是要將他給直接掩埋在下頭。
他根本不敢睜開眼睛,還得費力地掩住口鼻,才能讓自己獲得一點喘息的空間。
而在這邊境的狂風之中,隨風而動的又何止是沙塵,還是石礫橫飛,若是當頭落下必定要砸出個好歹來。
李賢也不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,在他費力地瞇著一條線去看外頭景象的時候,依然只能看到身邊的寥寥幾人,僅能從四方的馬嘶人響裏,聽出在他周圍的依然是一支龐大的隊伍。
直到又過了許久,他才感覺到自己的手上臉上的風慢慢地停了下來,就連頭頂的天空也重新顯露出了原本的顏色。
他也這才留意到,高侃不知道何時已經出現在了他的附近,以便隨時對他發起支援。
沙暴過去了。
現在這位盡職盡責的將軍總算能有餘暇清掃了兩下身上的塵土,又咳了一陣,轉頭去清點人手的缺損。
“幸好只是一場小風沙。”高侃仰頭望了望天色,又慶幸地朝著周邊看了一眼。
李賢面色僵硬地聽著高侃和他說,這樣的風沙在春季很常見,還遠不到將人卷走的地步,最多就是將人短暫地沖散,很快就能重新聚攏在一起。
可這若是都能算小風沙的話,這沙磧之中真正的災難會到什麽地步?
阿耶所謂的安全,又真的是安全嗎?
李賢回答不上來。
也正逢有人急匆匆地趕來,讓他暫時沒有心思去想這樣的問題。
“發生了何事?”
朝著他走來的阿史德溫傅以首領之子的身份,出任著突厥隊伍和大唐府兵之間的聯系人,李賢也很是喜歡對方並不像是尋常突厥人那般粗野的做派。
可在此時,他的臉上卻寫滿了焦灼之色,仿佛是遇上了什麽難題。
聽李賢發問,溫傅連忙答道:“我們這邊少了四五百人,隨同一起在沙暴中消失的,還有……我堂弟元珍。”
李賢愕然:“怎麽會這樣?”
若按照高侃所說是小風沙的話,根本不應該帶來多大的傷亡。
但此次出征的這一路人在沒和仆固將軍會合之前也才兩萬多人,四五百已是個相當之多的數字了!
以單於都護府長史身份隨同出征的王本立剛要出聲,就見溫傅看向了他,罕見地擺出了滿臉怒容:“那還不都是怪他!”
王本立:“這跟我有什麽關系。”
“怎麽沒關系?是你自己弄丟了軍糧,被鐵勒人搶了去,卻非要將這罪責歸咎到我堂弟的頭上,趕在太子殿下抵達之前對他用刑。若只是如此也就罷了,太子出征之事茲事體大,我堂弟統領降戶,對於北地地形尤為熟知,按照我父親的安排,元珍絕不能缺席,便帶傷跟上。卻因體力緣故一直落在後頭。”
溫傅目光中冷意更重:“要不是因為如此,他怎麽有可能在沙暴之中和我們走散了!”
他突然一下便朝著李賢跪了下來:“懇請太子殿下開恩,讓我等前去尋人。沙暴時間不長,應當能將人找回來。”
“這……”李賢有些猶豫。
他聽出來了,這個走丟的人應該和都護府長史之間存在矛盾,若是在此時下達找人的命令,說不定還會讓這份矛盾直接擺在臺面上。
但不找,好像也沒法規避掉這個問題,反而會失了阿史德氏的忠心。
但若是找人的話,便要在這沙磧之中暫時停留下來,誰知會不會在今日的小沙暴之後便迎來更大的災難。
他已經見識過一次這樣的情況了,就已將肆意縱馬塞外的信心丟到了谷底,若是再出什麽岔子,他自己的安危怕是都要保不住了,還談何打仗。
可他又不得不承認,溫傅方才的有一句話,讓他格外的心動。
他說……阿史德元珍統領降戶,對於北地地形尤為熟知。
“找不得!”王本立振聲開口,一副嫌惡的語氣,仿佛談起的乃是個拖後腿的玩意,“太子此刻該當一鼓作氣沖出沙磧,盡快和仆固將軍會合,怎麽能因為丟了個無關緊要之人停留在這裏。”
“無關緊要之人?”溫傅直接將手握在了刀柄上,“你自己無能也就罷了,卻怎敢如此評說元珍。你有本事將這句話說給全營的士卒聽聽,看看他們是如何評價的!”
“好了,都別吵了。”李賢打了個圓場,“讓人去找人吧,我們晚一些起步。”
溫傅終於緩和了幾分神色,朝著李賢拱了拱手:“多謝太子。”
有李賢的這句話,他當即轉身離去,投身到了尋人的舉動之中。
王本立還想再說,就被李賢喝止在了當場:“你能不能記住我們現在是在什麽地方?接下來還有仆固部的萬人要來,高將軍說過數次了,無論如何都要讓人覺得我等與東。突厥乃是一路的,以免對方因世襲官職行事敷衍,你以前的事情我不管,但今日必須好好聽令辦事。”
“……是。”王本立不情不願地回道。
李賢擺了擺手,沒有多餘的心力跟他繼續計較。
父親急於讓他帶著自己的班底來成事,可脫離了母親和安定的影響,李賢發覺,自己能倚重的人根本就沒有幾個。
唯獨事事妥帖的那個,也有過和阿姊並肩作戰的經歷。
這讓他怎能不感到憂心呢?
李賢不是不怕沙漠中的第二次沙暴。
他只是更怕,自己舍棄了那阿史德氏的官員招來兩方分裂,會讓他和阿姊的對比變得更為懸殊,也讓高侃都覺得他不是個能被扶持起來的人啊……
但好像,當這一場春日沙塵將整列隊伍弄得一片灰蒙蒙,讓他在還沒見到敵人就先遭到了又一出迎頭痛擊的時候,他的運氣在悄然間開始好轉了。
因為地下有磁鐵礦脈的影響,指南羅盤在此地不太能起到作用,這讓李賢原本覺得,要想找到走失了方向的阿史德元珍,應當是件相當艱難的事情。
卻不料僅僅在避風處紮營兩日,此人就已經被找了回來。
回來的還並不僅僅是他和隨同他一起被沖散的隊伍,還有幾十匹戰馬,以及數十名鐵勒人的屍首。
“我們遇上了一隊斥候。”阿史德元珍的臉色比起走失之時還要蒼白,但面色卻依舊沈靜,“好在,他們的人數不多,被我們給盡數殺了。”
李賢的臉上閃過了一縷憂慮之色,鐵勒人的探子到了,也就意味著他們還沒有出現在對方的地盤上,就已經正式完成了宣戰。
然而在接下來的交戰中,對方會拿出怎樣的本事,他還完全不知道。
若非還有元珍等人在他的面前,他真想直接轉頭去問問高侃,眼下的情況該當如何是好。
他便只是敷衍地朝著元珍說道:“你們幹得不錯。”
總算這些走丟的人還是幹了點事情的。
可對方的回答卻讓他楞在了當場。
“不,我們無功,是該當感謝太子殿下。”阿史德元珍的目光忽然變得多了幾分熱切,似乎想要走上前來兩步,以更為明確地傳遞出他的情緒,又礙於什麽止步在了那裏,“若非殿下願意一等,我等縱然先歷沙塵,後經一戰,也要因物資匱乏折損在這沙磧之中!您對我等實有救命之恩了。”
李賢:“……”
是……是這樣的嗎?
打從他離開長安到現在,所有的一切都和他所希望經歷的截然不同,讓他根本無法說服自己,他其實也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將領。
但現在卻忽然有一個說,多虧了他的選擇才能讓他們存活下來,還在看向他的時候將他視為救命恩人。
按照這樣的道理,他是不是,也能趁勢收獲自己的心腹下屬了?
但他想了想,又覺現在不能那麽著急。“之前我聽溫傅說,你對北地的情況知道不少?”
元珍點頭:“臣從降戶口中得知過不少的消息,也曾經多次親自越過陰山邊界抵達漠南漠北巡守。”
李賢問道:“那我若是希望由你來做這個領路之人的話,你可願意?”
元珍面上閃過了一瞬的驚訝,卻也毫不猶豫地回道:“若是太子殿下敢將此等重任交托於我,我必為殿下效犬馬之勞,以報救命之恩!”
“好!”李賢愈發驚喜。
在將阿史德元珍帶在身邊後,他更是相當欣慰地發現,對方不僅有著相當淵博的學識,還有著對於北方局勢清晰的判斷。
不僅如此,他能讓那些降戶在他的手底下聽從號令,足以證明,此人在理政和人際往來的本事上都不小。
也難怪王本立會跟他起沖突,那完全就是在妒忌這個年輕人的才華。
在和李賢的交談中,他也從未讓這位吃夠了悶氣的太子難熬,反倒是讓李賢一日比一日地覺得,他並非不能成就一番大事,只是之前突然被丟到了這樣一個環境之中罷了。
而現在,正是他事業的起步。
懷揣著這樣的念頭,哪怕當整支隊伍越過沙磧期間又遇到過了一次春日的沙暴,卷走了幾十個士卒,李賢也在這樣的艱難行軍中消瘦了不少,也並不影響他在和仆固乙突會面之時,已是好一番意氣風發的樣子。
眼見這樣的一幕,仆固乙突都有點意外了。
按照他此前獲知的消息,太子李賢此人根本沒有參與過戰事,在抵達漠北的時候,應當已經是一派受到了教訓的慘淡模樣,也正好能讓他試試,能否將此次交戰的指揮權給搶奪過去。
若真能如此的話,以大唐的條件很難完全管控漠北,依然只能以羈縻的方式統轄,那麽擊潰了多濫葛部的仆固部接管下他們的人手、他們的地盤,成為問鼎北方的一代霸主,正是順理成章之事!
但李賢的表現,有些超出仆固乙突的預料了。
他甚至在看到那一萬五千兵馬歸隊後,揚鞭朝著北面指去,“右驍衛大將軍,能否一戰為我李唐平定一方禍患,就要看你等的表現了!”
仆固乙突連忙按捺住了心中的疑惑,轉頭答道:“理該如此。”
李賢今日這番話,顯然是一位極有雄心壯志之人才會說出的。
不過這位大唐太子並不精通軍事,應該也並非作偽。
他的“大將之風”只體現在抵達前線的風度上,卻並不體現在人力的安排上。
仆骨乙突剛剛就地紮營,就聽到了太子讓人給他送來了一個消息。
他所帶來的人手不必全部歸入中軍指揮,還是可以由他來帶領。
正好三路人馬的數量相差無幾,便以三路並進的方式,先行試探多濫葛部的深淺。
“那麽太子是和大唐府兵在一路,由我方和突厥部眾拱衛左右?”
負責報信的侍從搖了搖頭。“此事我也不知,聽說,太子另有安排。”
仆骨乙突自然沒什麽所謂。
太子不想指揮他的人手,反而讓他松了一口氣。
若是將人手交給了旁人,也等同於將人給送了出去,不像是現在,這些人都是聽慣了他號令的,必定能做到進退自如。
但高侃卻是實實在在地被李賢的決定給嚇了一跳。“您這想法也太過魯莽了!”
他盯著李賢的表情,試圖能從這其中看出一點為人所挑唆的痕跡,卻只見對面滿臉都寫著主見。
但這副表現,真是和他最開始恐懼的樣子判若兩人。
以他原本的情況,也絕不可能會提出,他想要率領一部分關中府兵,和突厥一路從側翼殺入!
“這不是魯莽。”李賢想著元珍跟他分析的局勢,回道,“鐵勒和突厥之間一直打得有來有回,多濫葛部和仆固部之間也彼此相熟,若要短兵相接,最先選擇的也不會是對於地勢更為熟知的這兩方。”
“此次我軍合兵三萬精兵,後勤兵馬仍在北上路途之中,若要正面對抗,多濫葛部不會是我們的對手,只能盡快擊破一方圖謀突圍。”
“但他們不知道,我這位主帥已然去了側翼發號施令,而高將軍也有結營據守之能。只要高將軍能成功將他們的主力拖住,我與阿史德葉護必能自後方尋找機會。”
李賢篤定地說道:“今日高將軍應當也看到了,那位新抵達此地的仆固將軍銳氣正盛,圖謀的正是多濫葛部的地方。我大唐隨後要如何分派此地的情況姑且不論,如今也不妨利用利用他的這個想法,做一把深入敵後的利刃。”
“只是——”他頓了頓,方才繼續說道:“要勞煩高將軍做一件事了:請務必在中軍,豎起我的太子旗號。”
多濫葛部在威脅之下當然要盡快退去敵軍,擒賊先擒王就是他們最好的選擇。
有一個太子旗號在,怎麽都能讓中軍成為目標的希望變大不少。
可李賢是越說越順口,高侃卻擺出了欲言又止的樣子。
李賢留意到了他的神情有恙,問道:“……我說的有什麽問題嗎?”
高侃心中好一陣驚疑不定,只覺太子變化的並不僅僅是對作戰的態度,還有他的本事。
這樣的一番話,居然是李賢說出來的?
不像啊。
可太子又絕不可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被調了包,而他近來所做的唯一大事,也僅僅是以太子身份下令,暫時褫奪了王本立的都護府長史位置而已。
倘若忽略掉這番話是由李賢說出口的,只看這個計劃的可行性,高侃也覺這很有達成的可能。
突厥有自己的目的,他們需要更多的人口充實境內。
仆固鐵勒也有自己的目的,他們需要多濫葛部的土地。
而大唐的目的,正是消滅一路外敵,再拉攏這兩方歸附勢力。
現在的三路既是各自為戰又是目的相同,在並無主帥能直接統轄三方的時候,或許分開行動遠比合兵要合適得多。
而太子居於突厥部中,也自然要比身在作為誘餌的唐軍之中安全。
高侃只是有些不確定,突厥部到底能否有這樣的忠誠……
但想想太子確實對於阿史德元珍有救命之恩,東。突厥服膺大唐已久,要想繼續坐穩首領的位置就不能離開大唐的支持,就連王本立也是被太子給懲處的,又覺自己不知為何生出的警惕情緒,大概只是他多想了而已。
“那……那便遵從太子所言吧。”
只是高侃為了防止出現意外,還是提醒著李敬玄多帶了些人手隨同太子一並出發。
若是突厥這一路遇襲,這些人也能護持著太子及時撤離。
連高侃都認可了這個計劃,李賢更覺自己有了深入敵方、擒拿主帥的希望。
他連夜挑選了在他看來最是身強體壯的四百精兵,作為他隨同出行的侍從,也在躺回營帳之內後久久難以入眠。
直到阿史德元珍恭敬地將他送上了馬背,與溫傅一並統領著突厥兵馬往西北方向先行而去,他才終於意識到,自己已有了一次在和高侃之間主導話語權的表現。
他也正要邁上他那光輝之路的第一步。
在滿心沸騰的戰意之中,李賢絲毫沒有意識到,因為這兄弟二人的夾帶,他和他那些精銳士卒之間其實已被拉開了一段距離。
他只是在打量了一圈周遭後忽然問道:“葉護呢?”
今日正值起兵之時,怎麽忽然不見契骨的蹤影。
阿史德元珍笑了笑,“在說他去了何處之前,這出征旅途煩悶,我給太子殿下講個故事如何?”
李賢有點摸不著頭腦,但見他與平日裏的表現並無不同,還是先點了頭,“你說吧。”
元珍輕夾馬腹,和李賢並排而行,像是漫不經心地擺了擺手,扇去了撲面而來的風沙,卻有一聲聲極輕的聲音,被掩埋在了馬蹄聲之下。
李賢自然是不會聽到這些聲音的。
他只是聽到元珍說道:“在八十多年之前,有一位野心勃勃的突厥人和草原上的沙缽略可汗合兵進攻隋朝,卻在中途擅自退兵,導致沙缽略可汗為敵所敗,趁此機會,此人遠走西域,建立了西突厥。”
李賢皺了皺眉:“我知道這一段故事,你不必跟我說。”
他飽讀詩書,如何不知道東西突厥分裂之事呢?
正是因為東西突厥分裂,才給了薛延陀在漠北崛起的機會,也就有了薛延陀壯大後,東突厥更進一步的衰敗。
“但殿下不知道的是後面。”元珍語氣淡淡地答道。
不知是不是李賢的錯覺,當說到這一句的時候,阿史德元珍的口吻好像並不如前幾日尊敬了,也遠不如為他出謀劃策的時候那般體貼謙和。
李賢又唯恐是自己聽錯了,決定還是繼續聽聽他接下來說的話。
元珍的眼睛裏閃過了一抹冷光,“沙缽略可汗的子孫並沒有忘記父輩是遭到了小人圖謀才衰敗,更沒有因社爾投奔大唐便也忘記了獨立於塞外的宏圖,在發覺大唐出兵進攻鐵勒之時,直接帶著舍利元英部的精兵前來探查虛實,試圖從中找到打破格局的機會。”
“也正是在半道上,他遇到了一位同樣不想再為大唐效力的人,和他結成了同盟。”
李賢:“……”
“不,我還是說得再準確一些吧。”
阿史德元珍饒有興致地朝著李賢那張勃然變色的面容看去,只覺這將近一個月以來的敷衍應付,終究還是沒有白費,也便再無所謂此前被當做忠心下屬的打量。“不是一位不想為大唐效力的人,而是兩位,甚至,是更多人——”
或許唯獨還算不想和大唐撕破臉皮的,也只是現在被囚禁起來的契骨而已。
但李賢無法左右今日之事,難道阿史德契骨就可以嗎?
元珍厲聲喝道:“還不動手!”
說時遲那時快,就在阿史德元珍話音剛落的剎那,那四百多名隨同李賢前來的大唐精兵都已被上箭的弓弩所瞄準。
也根本沒給這些人以任何一點反應的時間,這些弓弩上的利箭就已盡數離弦而出。
一聲聲弓弦彈動之聲,箭矢破空之聲之後,緊追其後的,便是弓箭入體之聲。
李敬玄這位大唐宰相也正在這隊列之中。
但這位在關中步步高升、地位斐然的宰相,沒有等到自己與攀附的世家執掌朝政的那一天。
在這樣的弓箭如雨之中,他甚至連一聲悶哼慘呼都沒能發出,就已經被亂箭送上了死路,直接自馬背上跌墜了下去。
箭矢驚起的馬匹狂奔而逃,更是直接將他給踩踏在了下面,再也看不見了身影。
李賢想去救人的。
又或者他此刻面色發白,正是想要從這出突變之中亡命而逃。
可打從阿史德元珍開始給他講故事,他就已經陷入了天羅地網的層層困鎖之中,如何有逃脫的可能。
那一陣箭雨爆發的同時,在他的脖頸上也早已架上了兩把利刃。
一把握在阿史德元珍的手中,一把則在溫傅的手裏。
在這一刻,他再難從這兩人的臉上看出任何一點示好友善的意味,只能看到一種面對獵物的兇殘。
而這才是這些突厥人真正的面貌!
李賢一個哆嗦,此前的意氣昂揚都被打回了原形:“你們到底想做什麽!”
他們瘋了嗎!
可他等來的不是阿史德元珍的回答,而是遠處的一隊人馬疾馳而來。
李賢的心中湧起了片刻的希望,卻驟然發覺,他們並不是來為他解圍的援兵,而正是這些突厥人的幫手。
那四百多的騎兵裏總算還有反應快的試圖自箭矢的縫隙中逃亡而走,卻也正撞上了這樣的一支隊伍。
為首的將領揮舞著彎刀,一把將那騎兵的頭顱給砍了下來,放聲高笑著來到了近前。
他身後的騎兵則直撲剩下還未被殺盡的大唐精兵而去。
本就不剩幾人的唐軍徹底沒了聲息。
也徹底碾碎了李賢的最後一線希望。
“骨咄祿,你來得慢了。”
阿史德元珍臉上總算浮現出了一抹真切的笑意,朝著對方說道:“這位大唐太子想知道,我們到底想做些什麽,我看這個問題,還是由你來回答吧。”
他給李賢講的故事裏,其實已將話說明白了。
他阿史德元珍打從出征開始便沒想過當大唐的部將,而他在沙磧的迷路也自然不是意外,而是他有意為之。
他跟阿史德契骨說,若是單於都護府境內已沒有了還有心氣的阿史那首領,那就到外頭去找,而這個外頭,正在從都護府前往鐵勒諸部的路上。
倘若真有人有這樣的野心,意圖興覆東。突厥昔年盛況,便絕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。
元珍不敢確定,自己到底能不能遇到這樣一位可堪大任的明主,但最起碼——
他得去試試尋找。
而長生天顯然是很眷顧於他的。
當他越過黃沙的屏障在沙磧之中奔行的時候,真的遇上了這樣的一位年輕俊才,有著昔日東。突厥阿史那的雄心勃勃。
他早不滿於單於都護的管轄,不滿於舍利元英部被排除在外的待遇,不滿於曾經歸屬於突厥的領土為鐵勒所占據,決定出兵反叛!
正因為這個決定,二人之間的一拍即合根本不必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來磨合。
在短短半日的交談中,阿史德元珍就可以確信,他終於等來了自己的明主。
大唐的這次出征,也正是他們的機會。
但在此之前,他們還得再做一件事。
阿史那·骨咄祿玩味地看向了李賢那張不像太子更像文生的臉,嘲諷地擡起了嘴角:“很難猜嗎?既然突厥反了,便自然不會再協助於你們進攻鐵勒,不僅不會,我們還會送給他們一份大禮。”
“你說,就將你這位大唐太子送給他們如何?”
這話一出,李賢的臉色都已不能用慘白如紙來形容了。
可這位按照突厥語的意思名叫“快樂”的骨咄祿,顯然很知道要如何再往他的傷口上紮上一刀,以滿足讓自己愉悅的心情。
“想想看這場面也挺有意思的,你們的高將軍正在等著敵人因為太子的旗號來襲,卻想不到啊,他們的太子已經成了對面的俘虜。”
李賢牙關緊鎖。
骨咄祿話中所說,完全是一幅能被他想象出來的場面。
也直讓人眼前發昏,只恨不得直接失去意識。
可偏偏他還醒著,也還能聽到對方的聲音。
“哦,忘了告訴你了。我們當然不會如此好心。”骨咄祿朗聲一笑,“你看,等到鐵勒和大唐打成一團的時候,就是我突厥的機會了!”
用這位大唐太子換來的機會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